來源:陜西省環保廳
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科學制定“十三五”總量控制目標,全面獲取全省鍋爐的數量、規模、位置和類型等基本情況,掌握鍋爐能耗、能效、主要污染物產生、排放和治理等信息,推進鍋爐污染減排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根據環保部有關要求,在全省開展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組織領導
?。ㄒ唬┱{查領導小組
省環保廳成立全省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調查領導小組”),全面領導調查工作,調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 長:王新榮
副組長:唐祚云
成員單位:規財處、總量處、污防處、科技處、環評處、監測處、宣教處、省執法局、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ǘ┱{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全省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具體負責調查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督導核查,會同相關單位負責調查實施和數據分析等方面工作,做好相關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并組織轄區內技術培訓,在數據采集、報送和審核過程中,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對本轄區的調查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自上而下逐級進行調查工作部署、培訓指導、質量控制;自下而上逐級進行數據調查和核查匯總。辦公室人員組成如下:
主 任:沈炳崗
副主任:高 翔 杜新黎
成 員:丁 強 廖慧彬 馬 祥 劉 勇 馬愛芬 劉 芳 郭 琦 王曉巖 牛天田
二、調查范圍和內容
?。ㄒ唬┱{查時點
調查時點為2014年12月31日,調查年為2014年。
?。ǘ┱{查對象
全省所有在用(含備用)的承壓鍋爐和1蒸噸及以上的常壓鍋爐。
?。ㄈ┱{查內容
1、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調查對象所屬企業名稱、位置、行業等;每臺鍋爐型號、規模、類型、投運時間、年運行時間、燃燒方式、用途等。
2、燃料信息
每臺鍋爐燃料種類、消耗量、硫份、灰份、干燥無灰基揮發份等。
3、污染治理設施信息
污染物治理設施與鍋爐對應情況;每臺鍋爐除塵、脫硫、脫硝設施處理工藝方法;排氣筒高度等。
4、污染物信息
每臺鍋爐主要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是否安裝自動在線監測設施;年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濃度等。
?。ㄋ模┱{查頻次
本調查項目是持續項目,以2014年為基準年開展第一次全國鍋爐調查;2017年納入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范圍進行調查;其他年度每年開展一次數據更新,修改發生變化的鍋爐信息,增加新建鍋爐信息。
三、調查方式
調查工作以縣(市、區)行政區劃為基本單元,環保部門成立調查隊伍,采取分區分片、包片包源的方式開展拉網式排查,入戶現場調查按照調查表的內容和項目逐一登記核實,填寫調查報表,對鍋爐房進行定位拍照。對現場查看無法獲取的信息,可要求鍋爐產權單位提供相關資料進行補充。同時完成調查數據錄入工作。各級環保部門負責匯總本轄區內鍋爐調查情況并逐級上報。
四、時間安排
?。ㄒ唬┱{查準備階段(2014年10月中旬前)
各縣(市、區)環保局按照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部署,制定調查方案,明確責任及分工,與各相關部門溝通,多渠道獲取鍋爐明細清單,可結合環境統計、排污申報和收費、環評和驗收等鍋爐信息,并協調獲取質檢、住建、工信等部門掌握的鍋爐信息以及當地統計部門掌握的所有用煤單位清單,形成初步的本地區鍋爐調查名錄庫(按照鍋爐所在單位排列),同時報市級環保部門備案。各地市環保部門組織對調查名錄庫進行審核,確定本轄區鍋爐調查名錄庫,并報省級環保部門備案。省級環保部門組織對調查名錄庫進行審核,確定全省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名錄庫,作為入戶調查的參照依據。
?。ǘ┤藛T培訓階段(2014年10月下旬)
地市及縣(市、區)級培訓:于10月下旬前完成地市級調查人員培訓,10月底前完成縣(市、區)級調查人員的培訓。
?。ㄈ┤霊粽{查階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
調查員入戶開展調查,現場調查鍋爐使用和運行情況,并依據相關可獲取資料,包括企業運營許可證、企業排污申報資料、鍋爐監測報告(含在線)、環評審批和驗收材料、煙氣處理設施設計與驗收材料、鍋爐相關購置手續、煤質檢測報告、鍋爐內外檢報告等,核實并填寫《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表》,經調查對象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后,錄入調查EXCEl表格中。
?。ㄋ模┏椴楹瞬殡A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
省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現場檢查鍋爐調查工作開展情況,抽取部分地市從名錄確認、數據采集及審核等方面進行核查,確保調查范圍的完整性和調查對象數據的真實性。
?。ㄎ澹祿杉c匯總上報階段(2015年2月—3月)
1、地市及縣(市、區)級(2015年1月—2月):各級調查機構對調查數據逐級進行審核、匯總和分析。各市級調查機構應于2015年3月30日前將調查數據通過環保專網上報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報送鍋爐調查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
2、省級(2015年3月—4月):省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全省調查數據進行審核、匯總和分析,審核意見反饋各地市進行整改和重新報送,同時編寫全省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工作報告,技術支持單位編寫全省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技術報告。
?。祿治雠c應用階段(2015年4月-5月)
各級調查機構按照審定的數據,根據鍋爐煙塵防治和減排工作需要,開展數據分析與應用工作,并提出工作建議報告等。
五、相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確保調查工作順利實施
各地市要充分認識本次鍋爐調查工作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各部門間的配合,對調查的組織工作和技術方法及時進行交流和總結,建立各級調查工作機構之間的溝通平臺,確保工作有序實施。同時做好本次調查的宣傳工作,動員被調查單位積極配合調查工作。
?。ǘ┳龊矛F場調查,確保調查信息全面真實準確
各地市要組織調查人員,采取分片包保等措施,對轄區內所有調查對象全方位進行摸底調查,認真進行登記、統計、分析和上報,調查人員要確保調查視角全覆蓋,避免調查盲區。做到匯總數據與宏觀經濟數據及各管理部門發布數據互相映證。同時加強對縣級環保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及時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并組織現場抽查核實。
?。ㄈ┱J真審核匯總,確保調查取得成果
各地市要組織好調查結果的統計匯總工作。被調查單位必須如實填報有關調查信息。調查人員不得主觀臆造,弄虛作假,調查報表數據要做到與實際情況一致,與現場核查結果一致。調查中發現工作失誤的,要及時予以糾正,確保調查的嚴肅性和數據的準確性。各縣(市、區)環保部門對本轄區內鍋爐清單進行匯總審核把關,各地市環保部門對轄區內各縣(市、區)鍋爐清單進行匯總審核把關,認真開展匯總工作,確保本次調查取得明顯成效。
六、保障措施
?。ㄒ唬┙M織保障。各地市環保部門可參照省級組織結構和職責分工,明確分管領導與技術支持單位,組織完成本轄區調查工作。
?。ǘ┤藛T保障。各地市環保部門要充分利用總量、污防、環評、監測、執法等部門力量,精選熟悉相關業務的精兵強將,分工協作,有效開展調查工作。
?。ㄈ┙涃M保障。省環保廳申請省財政專項經費;各地環保部門根據工作需要編制經費預算,積極爭取本地區財政經費支持,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ㄋ模┵|量保障。本次調查結果將納入總量減排核查核算工作中。對于在本次調查范圍內的鍋爐,今后將納入減排核查核算范圍;對于虛擬鍋爐信息或者調查鍋爐信息不實,對減排產生影響的,經核實倒扣其地區對應污染物削減量,并予以通報。
附件:鍋爐污染物排放調查表
表 號:基1表 制定機關: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批準機關:陜西省統計局 批準文號: 陜統函〔2014〕號 有效期至:2015年11月
|
|
組織機構代碼:□□□□□□□□-□(□□)
填報單位詳細名稱(公章):
鍋爐所在單位基本情況 | ||||||||
1.法定代表人 |
| |||||||
2.行政區劃代碼 | □□□□□□ | |||||||
3.詳細地址 | 省(自治區、直轄市) 地區(市、州、盟) 縣(區、市、旗) 鄉(鎮) 街(村)、門牌號 | |||||||
4.企業地理位置 | 中心經度 ° ′ ″ 中心緯度 ° ′ ″ | |||||||
5.聯系方式 | 電話號碼:□□□□-□□□□□□□□ 聯系人:___________ 傳真號碼:□□□□□□□□ 郵政編碼:□□□□□□ | |||||||
6.行業類別 | 行業名稱: 行業代碼:□□□□ | |||||||
7.是否安裝自動在線監測設施 是□ 否□ | ||||||||
指標名稱 | 計量單位 | 代碼 | 本年實際 | |||||
甲 | 乙 | 丙 | 鍋爐1 | 鍋爐2 | 鍋爐3 | 鍋爐4 | 鍋爐5 | 鍋爐6 |
一.鍋爐基本信息 | — | — |
|
|
|
|
|
|
鍋爐編號 | — | 1 |
|
|
|
|
|
|
鍋爐型號 | — | 2 |
|
|
|
|
|
|
鍋爐類型(按介質分) | — | 3 |
|
|
|
|
|
|
鍋爐類型(按壓力分) | — | 4 |
|
|
|
|
|
|
鍋爐類型(按燃料分) | — | 5 |
|
|
|
|
|
|
鍋爐類型(按用途分) | — | 6 |
|
|
|
|
|
|
鍋爐制造單位 | — | 7 |
|
|
|
|
|
|
鍋爐制造日期 | — | 8 |
|
|
|
|
|
|
鍋爐投用日期 | — | 9 |
|
|
|
|
|
|
設計工作壓力 | MPa | 10 |
|
|
|
|
|
|
許可使用壓力 | Mpa | 11 |
|
|
|
|
|
|
額定出力 | MW | 12 |
|
|
|
|
|
|
鍋爐燃燒方式 | — | 13 |
|
|
|
|
|
|
二.鍋爐運行情況 | — | — |
|
|
|
|
|
|
鍋爐年運行時間 | 小時 | 14 |
|
|
|
|
|
|
燃料煤類型 | — | 15 |
|
|
|
|
|
|
燃料煤消耗量 | 噸 | 16 |
|
|
|
|
|
|
燃料煤平均含硫量 | % | 17 |
|
|
|
|
|
|
燃料煤平均灰分 | % | 18 |
|
|
|
|
|
|
燃料煤平均干燥無灰基揮發分 | % | 19 |
|
|
|
|
|
|
燃料油類型 | — | 20 |
|
|
|
|
|
|
燃料油消耗量 | 噸 | 21 |
|
|
|
|
|
|
燃料油平均含硫量 | % | 22 |
|
|
|
|
|
|
燃料氣類型 | — | 23 |
|
|
|
|
|
|
燃料氣消耗量 | 萬立方米 | 24 |
|
|
|
|
|
|
生物質類型 | — | 25 |
|
|
|
|
|
|
生物質消耗量 | 噸 | 26 |
|
|
|
|
|
|
三、鍋爐治理設施 | — | — |
|
|
|
|
|
|
除塵設施編號 | — | 27 |
|
|
|
|
|
|
除塵工藝名稱 | — | 28 |
|
|
|
|
|
|
除塵設施年運行時間 | 小時 | 29 |
|
|
|
|
|
|
脫硫設施編號 | — | 30 |
|
|
|
|
|
|
脫硫工藝名稱 | — | 31 |
|
|
|
|
|
|
脫硫設施年運行時間 | 小時 | 32 |
|
|
|
|
|
|
脫硝設施編號 | — | 33 |
|
|
|
|
|
|
脫硝工藝名稱 | — | 34 |
|
|
|
|
|
|
脫硝設施年運行時間 | 小時 | 35 |
|
|
|
|
|
|
排氣筒高度 | 米 | 36 |
|
|
|
|
|
|
四、污染物情況 | — | — |
|
|
|
|
|
|
煙塵年均排放濃度 | mg/m3 | 37 |
|
|
|
|
|
|
二氧化硫年均排放濃度 | mg/m3 | 38 |
|
|
|
|
|
|
氮氧化物年均排放濃度 | mg/m3 | 39 |
|
|
|
|
|
|
煙塵產生量 | 噸 | 40 |
|
|
|
|
|
|
煙塵排放量 | 噸 | 41 |
|
|
|
|
|
|
二氧化硫產生量 | 噸 | 42 |
|
|
|
|
|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噸 | 43 |
|
|
|
|
|
|
氮氧化物產生量 | 噸 | 44 |
|
|
|
|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噸 | 45 |
|
|
|
|
|
|
單位負責人: 審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20 年 月
注:指標說明附后,鍋爐類型、燃料類型、燃燒方式、治理設施工藝方法等指標按表中代碼填報。
①如表格不夠填寫,請自行復印。
②運行小時為計量單位的指標保留整數;以“兆瓦、%”為計量單位的指標允許保留一位小數;其他指標允許保留兩位小數。
③脫硫設施指專門設計、建設的去除煙氣二氧化硫的設施。水膜除塵、除塵脫硫一體化、僅添加硫轉移劑等無法連續穩定去除二氧化硫的,均不視為脫硫設施。
指標解釋
【單位名稱】指經有關部門批準正式使用的單位全稱,按單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稱填報。
【組織機構代碼】指根據《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11714-1997),由組織機構代碼登記主管部門給每個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書上、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法定代碼。單位代碼由八位無屬性的數字和一位校驗碼組成。
尚未領取法定代碼或不屬于法定代碼賦碼范圍的單位,各區縣級環保部門可賦予臨時代碼并避免重復。在環境統計數據庫中的單位,臨時代碼應與其保持一致;不在的,農業源養殖場/小區參照環境統計編碼原則執行,其余按照工業企業編碼原則執行。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是指單位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企業法人單位填寫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法定代表人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填寫。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產業活動單位填寫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所在地及行政區劃】指調查對象生產場所實際所在地的詳細地址。行政區劃代碼指調查對象生產場所實際所在地的縣(區)的行政區劃代碼。調查對象應按照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2260)》,填寫在相應的方格內。
【地理坐標】中心經度:指調查單位的經度。中心緯度:指調查單位的緯度。
【聯系人、聯系電話(傳真)】指負責管理鍋爐的人的姓名、聯系電話(傳真)。
【行業類別、行業代碼】指調查對象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所屬的行業,填寫規范行業名稱和代碼。
【鍋爐編號】用字母GL(代表鍋爐)和調查對象內部編號組成鍋爐編號,不同鍋爐編號不得重復。注意:僅對在用及備用鍋爐編號,停用和擬拆除的不予編號。
【鍋爐型號】按照鍋爐銘牌上的型號填報。
【鍋爐類型】鍋爐類型按表1中代碼填報。
表1 鍋爐類型代碼表
代碼 | 按導熱介質分 | 代碼 | 按壓力分 | 代碼 | 按燃料類型分 | 代碼 | 按用途分 |
A1 | 蒸汽鍋爐 | B1 | 承壓鍋爐 | C1 | 燃煤鍋爐 | D1 | 發電 |
A2 | 熱水鍋爐 | B2 | 常壓鍋爐 | C2 | 燃油鍋爐 | D2 | 供熱 |
A3 | 導熱油爐 | — | — | C3 | 燃氣鍋爐 | D3 | 其他 |
A4 | 其他 | — | — | C4 | 燃生物質鍋爐 | — | — |
— | — | — | — | C5 | 其他 | — | — |
【額定出力】統一按兆瓦單位填報。允許保留一位小數。
換算關系:60萬大卡/小時≈1蒸噸/小時(t/h)≈0.7兆瓦(MW)
【燃燒方式名稱及代碼】根據鍋爐燃燒方式,按表2中代碼填報。
表2 鍋爐燃燒方式及代碼表
代碼 | 燃煤鍋爐 | 代碼 | 燃油鍋爐 | 代碼 | 生物質鍋爐 |
RM01 | 拋煤機爐 | RY01 | 室燃爐 | RS01 | 層燃爐 |
RM02 | 循環流化床鍋爐 | RY02 | 其他 | RS02 | 其他 |
RM03 | 煤粉爐 | 代碼 | 燃氣鍋爐 | — | — |
RM04 | 水煤漿爐 | RQ01 | 室燃爐 | — | — |
RM05 | 層燃爐 | RQ02 | 其他 | — | — |
RM06 | 其他 | — | — | — | — |
【鍋爐年運行時間】指調查年度鍋爐全年的實際運行小時數,保留整數。
【燃料消耗量】指調查年度該鍋爐實際消耗的能源量。根據鍋爐使用的燃料種類,按表3中代碼填報;對于雙燃料設備,只填報一種主要燃料。
表3 能源種類代碼表
代碼 | 能源種類 | 代碼 | 能源種類 | 代碼 | 能源種類 | 代碼 | 能源種類 |
---|---|---|---|---|---|---|---|
100 | 煤炭 | 200 | 氣 | 300 | 油 | 400 | 生物質 |
101 | 煙煤 | 201 | 天然氣 | 301 | 輕油 | 401 | 生物質成型燃料 |
102 | 褐煤 | 202 | 液化石油氣 | 302 | 重油 | 402 | 垃圾 |
103 | 無煙煤 | 203 | 煤氣 | 303 | 其他 | 403 | 畜禽糞便 |
104 | 型煤 | 204 | 其他 | — | — | 403 | 其他 |
105 | 其他 | — | — | — | — | — | — |
【燃料煤平均含硫量】指調查年度多次監測的燃料煤收到基含硫量加權平均值。
【燃料煤平均灰分】指調查年度多次監測的燃料煤收到基灰分加權平均值。
【燃料煤平均干燥無灰基揮發分】調查年度燃料煤加權平均干燥無灰基揮發分。
【燃料油平均含硫量】指調查年度多次監測的燃料油含硫量加權平均值。
【除塵/脫硫/脫硝設施編號】用字母QC/QS/QN(分別代表去除/脫硫/脫硝設施)和調查對象內部編號組成,不同編號不得重復,兩臺或多臺鍋爐使用同一套設施的,填報的設施編號必須一致。
【除塵/脫硫/脫硝設施運行時間】指調查年度除塵、脫硫、脫硝設施全年的實際運行小時數,保留整數。
【除塵/脫硫/脫硝工藝名稱】指相應的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所采用的工藝方法,按表4中代碼填報。無設施的填直排。